两个女人互添下身高潮自图片|「理解できた」-凯发k8一触即发

大图模式
评论
点赞
分享
放大字

两个女人互添下身高潮自图片|「理解できた」

2024-10-10 01:22:39
625

  ◎于凤霞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牢牢抓住人工智能这个“牛鼻子”,综合施策,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驱动力,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于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数字经济成为社会发展大趋势,我国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为支撑。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深度交叉融合、高度复杂和多点突破发展态势。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在新技术的作用下进一步升级,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

  新质生产力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因其独有的低边际 成本、强渗透性和融合性等特点,可推动生产工具和设备、生产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不断优化升级,推动物质生产力创新。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如今以依靠资源大规模投入为特点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科技创新中寻找新方法和新路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以深化新技术应用为重要特征。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成为新型通用技术,对越来越多行业和产业发展产生赋能效应。新技术渗透的诸多领域,都在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和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革命性。在数据要素和新一代技术共同作用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持续推进,由此产生的影响不只体现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生产力范畴,而是从根本上重塑着人类社会的劳动方式、生产组织方式、社会组织运行和社会制度体系,进而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

  人工智能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原动力。过去100多年来,基础研究领域经历了革命性突破和飞速发展。如今,人工智能为基础科技领域实现新突破提供了新路径。在新材料研发、医药和生物等新技术领域,人工智能得到广泛和深入应用。我国于今年3月就“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作出专项部署,布局前沿科技研发体系,人工智能对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作用得到充分肯定。

  人工智能通过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质生产力。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了两个方面重要突破:一是通用性大大扩展,这种通用性建立在预训练大模型的基础上,并推动数据、算法、算力在研发层面功能性地深度融合。二是实现了与自然语言的融合,使人工智能可以真正融入千行百业。随着技术迭代创新,人工智能将在更深层次上广泛赋能政务、新闻、金融、制造等垂直行业领域,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通过塑造新型劳动者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利用智能技术创造出与人类不同的智能化“劳动者”,在无人实验室和无人工厂中,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智能机器人已成为实验或生产中人类的得力助手。二是通过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技术型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生产力创新。

  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更高效率的同时,也潜藏着信息传播失序、数据滥用、算法歧视、新型技术控制等风险。尽管很多问题是自信息技术应用以来一直存在的,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疑使得其中一些问题更加复杂,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更大社会危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对人工智能进行有效治理。

  综合施策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牢牢抓住人工智能这个“牛鼻子”,综合施策,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全面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以科技自强自立支撑新质生产力形成。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设立国家级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项目等方式,主攻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建立健全重点科研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优势互补的合作研究机制,完善产学研结合的系统创新体系。

  二是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要密切围绕新需求,着眼于发挥我国独特优势,大力培育人工智能新产品和新服务,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坚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技术创新,谋划和布局一大批高技术产业落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引育“专精特新”企业。

  三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打造新质生产力。要发挥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产业变革。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构建“产业创新 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助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要聚焦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制度。针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畅通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引进相关服务。深化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产学研融通。

  五是秉承“在发展中治理”的理念,健全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确保人工智能技术造福全人类。要加快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围绕解决人工智能领域通用性和基础性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层面关于人工智能的综合性立法和制度建设,重点解决监管制度的稳定性和前瞻性。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伦理相关的制度建设,真正把人文伦理观念融入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中。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国际合作,积极贡献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智慧”。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

刘石新(记者 胡宝善)10月10日,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10月1日晚发表声明称,伊朗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共发射超过180枚弹道导弹。这是继今年4月之后,伊朗又一次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此次伊朗主要使用了导弹,包括高超音速导弹。据消息人士透露,伊朗的袭击目标是以色列的三个军事基地。另外,这次行动更具突然性,伊朗方面表示,没有事先向相关国家通报此次行动计划。不过,伊朗仍然是“就事论事”的报复,并没有后续军事行动。以军防空系统拦截的发射物从耶路撒冷上空飞过 图据新华社伊朗“下场”对以色列发动袭击,是否会引起中东地区的全面战争?各方都在管控危机,但战事的确在升级,全面战争的风险在上升。伊朗对以色列进行导弹袭击,似乎在预料之中。最近一段时间,伊朗的高级军官以及伊朗盟友频频遭遇以色列的精准“斩首”,以色列军队在多条战线出击,包括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将领尼尔福鲁尚先后丧生。以色列的一系列行动给伊朗带来了多重挑战:第一,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同盟网络受到实质性打击,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都是伊朗构建的反以网络,如此局面,或导致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严重下滑;第二,伊朗的战略信誉受到考验,自己的小兄弟频频遭受打击,如果伊朗不给予有力支持,恐怕同盟网络将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对比今年4月,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是对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使馆领事处的报复,但事前几乎“广而告之”,对以色列造成的伤害有限;第三,伊朗的军事威慑力受到挑战,以色列依靠其强大的情报能力、信息战能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对伊朗及其盟友的领导人进行精准“斩首”,而伊朗无法做出对等的报复,从而与以色列的军事能力形成了“代差”。从目前情况来看,加沙地带现在不是以军的首要战场,大量兵力转向黎巴嫩方向。在地下堡垒的纳斯鲁拉被炸死之后,有报道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被转移到安全地点。纳斯鲁拉之死,似乎让人感觉与以色列为敌的领导人们没有安全之所了。以军对黎巴嫩的行动标志着这场战争的重大转折点——以军的目标,从报复和消灭哈马斯,变成了瓦解和消灭伊朗构建的反以同盟网络;以军更新了行动模式,通过对敌方的政治中枢进行打击,瓦解政治意志,如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的高层都受到了重创,不排除以军对伊朗高层采取行动。整体来看,以色列的战略目标已经调整——“以战争重建中东秩序”。值得玩味的是,以色列将针对黎真主党总部的空袭行动命名为“新秩序”。这意味着,此前伊朗和美国不下场,而以色列与伊朗盟友的“代理人战争”模式可能要终结。伊朗总统此前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我们有权自卫”(资料图)伊朗对于其中风险当然是知晓的,此次导弹袭击之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此次袭击是对以色列“侵略”的果断回应,伊朗不寻求战争,但坚决抵抗任何威胁,“不要与伊朗发生冲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也表示,此次行动旨在回应哈尼亚、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以及革命卫队高级将领等人遭以色列杀害事件。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强调,伊朗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除非以色列决定采取进一步报复行动。换句话说,此次伊朗没有后续的行动计划,也不希望与以色列开战。对于以色列来说,内塔尼亚胡要通过战争消除威胁,重塑以色列的战略环境,重建以色列的战略威慑力。当然,这背后还有美国的支持,内塔尼亚胡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美国。美以关系的畸变,也是中东地区全面战争的重大风险,虽然美总统多次重申要避免全面中东战争。(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媒体立场)延伸阅读以色列“不破金身”被破了,伊朗会成为“真正的噩梦”吗?【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昨天,伊朗对以色列发起大规模导弹袭击,据目前的报道,伊朗于10月1日晚间向以色列发射了200枚左右的弹道导弹,以色列中部地区发生密集爆炸。据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表的声明称,导弹攻击的目标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周边的三个军事基地,并声称90%的导弹命中了目标。目前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已经明显看到有一些导弹落在了以色列的城镇中,由于以色列已经禁止了本国居民发布伊朗导弹命中情况的视频和图片,称如有违反将会被捕和判刑。这可以理解,毕竟这确实有助于伊朗判断打击效果,但反过来说,如果这些导弹确实击中平民目标,以色列此刻难道不应该大肆渲染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城镇,来博取一下同情吗?正好美国cnn在报道时也强调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的总部设在特拉维夫的人口密集区,并担心伊朗如果以摩萨德总部为目标可能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你看这剧本都给以色列写好了,以色列不表演一下吗?现在对于内塔尼亚胡的以色列政府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有多少平民伤亡,或者部署在伊朗袭击目标的军事基地里的美制f-35战斗机究竟是否遭到了损失,最大的问题是以色列的“不破金身”被打破了,当全世界看到如同流星一样的导弹落入以色列境内,当以色列居民上传的在自家阳台看到不远处爆炸的火球然后惊慌地退回室内,以色列这几年来塑造的在中东它可以为所欲为而对手无法进行有效报复的这种氛围被伊朗“征服者1”导弹(音译“法塔赫”)给打破了。伊朗被指在袭击中首次使用了“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图/央视新闻)“征服者1”实际上是此前著名的“征服者110”“佐勒菲卡尔”导弹的后续发展型,从技术发展谱系的角度来看,它也可以说是“红旗2甲”的某种“曾侄孙”,它的尺寸比此前采用了碳纤维壳体,射程达到700公里的“佐勒菲卡尔”更大,射程也更远,据称可达1500公里,此外它采用了双锥体设计的头部据称能够进行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因此被伊朗称为他们的第一种“高超声速导弹”,从技术角度来看,它也可以认为和朝鲜的“超大型放射炮”相似,只不过朝鲜的“超大型放射炮”口径为600毫米,而“征服者1”的直径是680毫米,还是要更大一些的。虽说能够滑翔,但要说这种导弹在突防能力上有多少斤两,那还是有点开玩笑了,在导弹技术上比较像样的国家这几年都在学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包括中国的外贸导弹m-20也采用了相似的技术,这就表明这种导弹的尺寸和性能确实具备标杆性的意义。比如朝鲜的“火星11”导弹,就和伊斯坎德尔基本相似,在俄乌战场上也被当作伊斯坎德尔导弹来用。相比之下,伊朗显然对于制造头体不分离,能够整体进行滑翔飞行的高强度弹体方面缺乏自信,他们的“征服者1”这么小的尺寸仍然要做头体分离设计,表明伊朗在制造能力方面是远不如朝鲜的。当然朝鲜背靠大树好乘凉是另一回事,但伊朗找不到愿意让他乘凉的大树,原因自然也是他们在政治上不如朝鲜这样旗帜鲜明。但不管怎么说,目前看来,虽然从以色列民众在以色列当局开始查删之前发布的视频和照片来看,“征服者1”导弹的战斗部显然没有伊朗自己宣传的那样高达1吨,从爆炸现场的效果来看,大概比203毫米榴弹炮的威力大点有限。推测其战斗部很可能被削减到了一百多公斤,这显然是为了达到更大的射程而削减了战斗部重量。伊朗在说他们的短程导弹的时候一直有一些技巧,就是只谈导弹能携带的最大战斗部重量,然后又说一个最大射程,却没有说过在携带最大战斗部的时候的射程或者在达到最大射程的时候实际能携带的战斗部重量。我们知道对于弹道导弹来说,在其他数据都不变的情况下,战斗部重量越小,射程就会越远。所以从技术层面说,现在我们至少已经通过以色列这次实战了解到几件事:第一,以色列的“以色列特色”的反导系统确实只能应对技术上不入流的老旧火箭,对于稍微具备一些突防设计的导弹就基本形同虚设,抗饱和攻击能力在实际命中率非常低的情况下,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第二,伊朗的短程导弹在最大射程的时候只能携带一百多公斤的战斗部,实战效能有限,加上这次伊朗导弹袭击在几个小时前美国人就已经向以色列通报,因此以色列应该有足够时间将f-35战斗机挪动到机堡中去,伊朗导弹太小,基本不可能击穿机堡的防护,因此不太可能出现网上一些人所说的,伊朗的导弹袭击摧毁以色列一个中队f-35的事情。但即使如此,这次袭击的军事效果还是明显的,毕竟作为一个要维持f-35这样的现代化战斗机运行的大型空军基地,容易被100公斤战斗部爆炸摧毁和破坏的设施还是很多的,所以伊朗导弹袭击将可能影响以军这个最重要的空军基地的运作,即使不能使他完全失能,至少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大大降低其运行效率,对于以色列正在展开的黎巴嫩军事行动来说,空中支援效率明显下降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第三,从导弹飞行路线沿途国家民众发布的导弹助推器残骸照片可以看出,这次袭击和此前伊朗袭击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等行动一样,伊朗同时发射了老式的液体燃料中程导弹和较新的短程固体燃料导弹,并且都不止发射了一种型号,如此“三世同堂”发射导弹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利用多种型号导弹的复杂轨迹给拦截方的目标跟踪和识别制造困难。对于某个战术地地导弹“四代同堂”的大国来说,伊朗这种做法似乎也有参考价值,毕竟未来某个时候,这个大家庭很可能还要再添一代,甚至可能短时间内“五代同堂”,届时倒是正好可以给某个自诩为“东亚以色列”的分裂势力以及其背后的外来干涉势力出出难题。我们回过头来继续从这次中东冲突的国际政治视角分析。以色列一直自诩为“小美国”,但他们却很少谈到自己可没有美国那种独占整个大陆的优越地理环境——以色列四面皆敌,且每个敌人都距离它不远。这意味着,以色列要面对各种常规军事手段的打击。1973年的亡国危机以色列靠着美国的海量援助,“奇迹般地”挺了过来,从那之后以色列的头等大事是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重演,为此他们采取的策略实际上是拉打结合,在埃及转投美国之后,以色列的关注点主要就在西北方向,因为叙利亚仍然明确与以色列为敌,而他们对黎巴嫩的渗透能力也与日俱增。因此以色列的重点就放在打击叙利亚在黎巴嫩的军事存在上,打了1982年的中东战争。而同时以色列拉拢沙特为代表的海湾国家,与它们保持了比较接近的关系。而当时的伊朗正在和伊拉克开战,反以只能说是个口号。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年代以来,伊朗实力的提升有目共睹,由于美国打垮萨达姆政权,在叙利亚挑起内战,使得这两个原本和伊朗还保持着一些距离的国家事实上与伊朗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伊朗在这两国的军事存在已经无法忽略。另一方面伊朗和沙特为了争夺“阿拉伯共主”的地位,长期明争暗斗,但随着沙特自己陷入与也门胡塞武装的冲突,不仅让一向仗着石油收入“下馆子从不问价”的沙特现在也知道柴米油盐贵了,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也严重动摇了沙特在整个阿拉伯国家的声望和影响,可以说,它和伊朗在地位上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了。因此在美国和以色列的推动下,虽然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但伊朗事实上成为中东地区唯一有资格谈“共主”话题的国家。虽然在外人看来,伊朗的问题还很多,尤其是他们的内部矛盾还很尖锐突出,在支持“抵抗之弧”问题上,伊朗国内的各个政治势力也并没有形成共识。实际上伊斯兰革命卫队是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了一支“军队经商”的“军外之军”,那既然要经商,他们自然不得不吸纳那些更倾向于“自由”的成员,最后这些人也难免反过来影响到革命卫队的非经商部分。外界总是不自觉地认为伊朗的内部矛盾是宗教势力加革命卫队,和内心亲西方的“平民政治家”,再加上伊朗军队等几个营垒分明的阵营在互相斗争。但实际上这种想法实在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伊朗内部的政治斗争形势远比外界认知复杂得多,各个力量之间的倾轧长期以来使得伊朗的内耗非常严重,所以伊朗革命卫队迄今为止在支持“抵抗之弧”的作战行动中屡屡吃瘪,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因于内耗。因此对于以色列来说,最不智的举动就是让伊朗进入一场实际不会伤筋动骨,却规模够大,需要进行国内动员的战争,伊朗国内斗争很可能因此最终分出高下,决出生死,这才有可能建立一个真正有效的治理结构,一旦这种事情发生了,那对于以色列来说,才是真正噩梦的开始。内塔尼亚胡在掩体中发布视频讲话(图/视频截图)围绕这场战争军事层面、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这都是基于双方实际情况对比得出的结论,但作为中东地区实力最强的两个大国,却显然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以色列要追求自身安全,必然损害伊朗安全利益,反过来,伊朗要追求自身安全,也必然损害以色列的安全利益。甚至可以说这两个国家从国家基本理念上来说,允许对方存在都只能通过牵强的解释来说服自己。以色列从2010年以后就没停过叫嚣“伊朗威胁”,称伊朗的什叶派之弧早晚要和以色列发生正面冲突,并且以色列将会不顾任何底线地打击伊朗。现在就到了以色列考虑自己的底线到底何在的时候了,因为按照他们一向以来的说法,一定要“加倍偿还”对手的袭击,那伊朗现在已经用以色列反导系统难以拦截的导弹袭击了以色列了,接下来是不是以色列要继续“加倍”,似乎就只剩下传说中的“杰里科”中程导弹,和同样是传说中的核武器了,但你能用吗?且不说如果真用了核武器,虽说伊朗没有核弹,但化学武器管够啊,你也不想一个核弹把德黑兰炸了, 然后自己的大片国土也变成弥漫着vx赌毒剂的死亡之地吧?

刘石新(记者 赖桂刚)10月10日,随着大选临近,美国政坛再掀打压中国的立法小高潮。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竞相展示强硬对华手段,尤其是对中国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围剿策略层出不穷。比如,美国商务部9月23日正式宣布,将提议禁止美境内智能网联汽车使用来自中国的关键硬件和软件,并希望在明年1月20日前确定最终规则。而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前的宣布,自9月27日起,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有所上调。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关税将增加至原来的4倍,税率为100%;钢铁和铝制品的关税将提高到25%(现行为0%至7.5%),ev用电池的关税也将上调至25%(现行为7.5%)。 在江苏省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专用框架运输方式出口 资料图/新华社不得不提,在对中国进口产品强加关税一事上,一向理念对立的两党难得“同仇敌忾”。早在5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公告,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根据白宫所发表的有关“拜登总统采取行动保护美国工人和企业免受中国不公平贸易做法的伤害的事实清单”,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以下产品加征从25%到100%的关税:截至目前来看,由于美国业界强烈反对,港口起重机等部分商品之后不得不纳入了暂缓实施的措施清单,其他一些则正逐步推进。 媒体报道截图看拜登政府如此“大刀阔斧”,一向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岂能甘拜下风——没有最狠只有更狠。特朗普在接受《时代》周刊专访时表示,如果11月份再次当选,会对中国进一步加征关税。不仅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他还将对价值3万亿美元的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至少10%的关税。这比他上次总统任内与中国开打贸易战时的政策更加激进,旨在为削减联邦所得税、转而依靠关税补充财政收入计划铺路。美国政界危机意识空前高涨,似乎有一种事关生死的紧迫感,再不出手、再晚出手,美国就再也无力独霸世界了。为此,美国动员一切力量,打造“小院高墙”。除了自己加征关税,还通过近岸外包、友岸外包供应链,或拉拢或胁迫盟国及所谓意识形态产业链相关国家加入对中国的围堵。比如加拿大。继奉美命扣押孟晚舟之后,加拿大再次步美国后尘,复制美国针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当地时间8月26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加拿大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这些对华关税税率与美国的相当。再比如欧盟。在5月美国白宫宣布新一轮加征关税不久,欧盟委员会于6月12日宣布,欧盟从7月4日起,临时提高了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当然,后来迫于企业和市场压力,又下调了相关税率。可以说,继围剿华为之后,新一轮扼杀中国电动车及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博弈,正在铺开。政客斗狠,民众买单自从特朗普打着所谓公平贸易、平衡中美贸易逆差的旗号挑起中美贸易战至今,美国不断在全世界挥舞制裁大棒,且如同吸毒,越来越上瘾,舞得越来越起劲,看谁不顺眼都想制裁敲打一下。其实,贸易战从来都是双刃剑,不可能只伤及对方而不殃及自身。没错,特朗普的贸易战加上拜登的科技封锁,的确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少困难;然而,特朗普征收的关税大部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被美国企业和百姓消化吸收。正如美国副总统哈里斯9月16日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场竞选集会上所说的,特朗普的进口关税,是对美国人民征收“特朗普税”;而在与特朗普的辩论中,拜登也曾激烈攻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称特朗普加征关税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支出25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最近的一项分析发现,如果特朗普当选后对所有商品征收10%的关税,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那么处于收入分配中间位置的典型家庭每年的支出将增加约1700美元。而右倾的美国行动论坛所做的一项分析估计,10%的关税可能会给每个美国家庭带来每年高达2350美元的额外成本;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将使美国家庭成本再增加1950美元。不管是25%的关税还是60%的关税,都说明美国市场需要这些产品,否则特朗普及拜登早就脱钩断链了。大话好说,现实是无论特朗普还是拜登,狠话之后,担任美国总统一段时间才会发现,美国对中国产品和资源的依赖度实在太高了,马上脱钩断链,会要了美国的命。没错,脱钩断链对于中国外向型企业而言,日子会有一段时间很难过;但美国市场可能会有一半商品无货,有钱也买不到日用品,日子就没法过。 顾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城一家超市购物 资料图/新华社“para bellum”“para bellum”是一个拉丁短语,意思是“如果你想要和平,就要为战争做好准备”。美国政客近来常把此名言挂在口头,似乎他们才是无辜的和平爱好者,他们是为了和平而不得已挑起战争。典型的案例,就是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访问德黑兰期间遭到暗杀,为了防止伊朗对以色列报复,美国出动了两个航母战斗群保护以色列。实际上,“para bellum”是为他们打击异己、炫耀武力寻找道德及法理借口;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更看重的是强权战争的红利。可以用强大的实力压垮一切对手——这,才是西方列强们几百年来坚信且屡试不爽的丛林法则。美西方肆无忌惮地搞双标,无所不用其极地打击中国,破坏全球化贸易体系,这使人不禁想起百年前的历史:英国打着平衡中英贸易逆差的旗号,用几艘军舰、几门大炮,没费多大力气就迫使中国敞开国门进口英国的鸦片,割地赔款;食髓知味,联合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进紫禁城,火烧圆明园,迫使满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至此,腐败无能、与主流社会离心离德的清政府给西方发出为保权力,宁割地赔款也不愿打仗的信号。有点能力的国家,谁不愿加入强盗团伙去中国捞抢一把呢?于是,有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于是,后来又有了“七七事变”……惧怕战争的结果,就是兵连祸结。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于9月18号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上直言,称中国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全方位挑战,甚至比冷战时期的挑战更大。“与中国带来的多方面挑战相比,冷战显得微不足道。不仅仅是军事挑战,是全方位的,既在于全球南方,也在技术领域。”两党对华敌视战略空前一致,不论后续谁上台,都可预见中美新一轮贸易战难以避免,战火或还不局限于贸易领域。中国还会让西方印象中的“人傻钱多”的悲剧重演吗?显然不会,从近几年的舆论场来看,“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已逐渐升为社会的共识之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也越来越成为不少人认可的手段——毕竟如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有利可图,无需担心刻骨铭心伤筋动骨的代价,难保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会跟着美国“吃肉喝汤”。当然,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由于美国霸权体系无处不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中国在贸易战中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如何能像对稀有金属出口实行管控这般进行四两拨千斤的反击,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来源|观察者网 底线思维

图为马克龙资料图,他呼吁停止向以色列提供用于加沙冲突的武器 财联社10月5日电,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停止向以色列提供被用于加沙冲突的武器。此前报道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马克龙发声据法新社、英国《卫报》等媒体报道,根据爱丽舍宫的一份声明,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周三(10月2日)“以最强烈措辞”谴责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并补充称,法国已“动员”其在中东的军事资源予以应对。报道称,马克龙还要求黎巴嫩真主党停止针对以色列的行动,并要求以色列“尽快结束其军事行动”。此外,马克龙表示,法国将很快组织一次会议,以支持黎巴嫩人民及其机构。当地时间10月1日,以色列特拉维夫上空的火箭弹当地时间10月1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发表声明说,伊朗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共发射超过180枚弹道导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则表示,在10月1日晚的行动中,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200枚导弹。另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日晚说,在当天对以色列的袭击中首次使用了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约90%的导弹成功命中目标。同样在1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伊朗当天的导弹袭击是对以色列“侵略”的果断回应,伊朗不寻求战争但坚决抵抗任何威胁。他俩正讨论着“伊朗空袭可能性”,袭击来了【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天空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0月1日晚,伊朗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时,英国首相斯塔默正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报道称,两人讨论了地区局势以及伊朗袭击以色列的可能性。但通话在进行了大约15分钟后被打断。内塔尼亚胡不得不结束对话,因为他被告知以色列正在遭受伊朗袭击。当晚,英国首相发言人发布声明,证实了伊朗发动袭击时,斯塔默正与内塔尼亚胡通话。发言人表示,二人讨论了中东地区不断升级的局势,“首相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伊朗在(英以)领导人对话期间对以色列发动的袭击,并表达了英国对以色列安全和保护平民的坚定承诺”。声明还称,通话中,斯塔默强调了黎巴嫩和加沙停火的迫切性,以及通过外交方案解决冲突的重要性。稍晚时候,斯塔默在唐宁街发表视频讲话,“强烈谴责”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重申支持以色列的立场,并称他“对该地区处于危险边缘深感担忧”。斯塔默发表视频讲话,“强烈谴责”伊朗袭击 图/英媒视频截图“我们与以色列站在一起,我们承认以色列在面对侵略时自卫的权利。”斯塔默同时呼吁伊朗停止袭击,称“伊朗与真主党等代理人长期以来威胁中东地区,不仅给以色列带来了混乱和破坏,也给生活在黎巴嫩和其他地方的人民带来了混乱与破坏”。斯塔默批评伊朗“瞄准平民目标”。他说:“现在全面评估影响还为时过早……此举加剧了本就极其危险的局势,将该地区推向了危险边缘。我深感担忧。”伊朗方面此前已指出,此次袭击目标是以军军事目标。被问及英国是否准备利用军事能力帮助以色列时,斯塔默回答:“正如你们所意识到的,这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局势。但我要说的是,我们支持以色列及其自卫权。我们将会在适当时间提供与事态相关的最新信息。”当地时间10月1日晚,伊朗方面称,为报复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之死,伊斯兰革命卫队“瞄准以色列重要军事安全目标,发射了数十枚弹道导弹”,其中90%导弹击中目标。同时,伊朗警告以色列不要予以回应,否则将面临“毁灭性报复”。以色列发射拦截导弹,民众紧急就地避难 图/外媒以色列军方初步估计,伊朗发射了180枚“导弹”,但强调这不是最终统计数字。以军方发言人称,大部分伊朗导弹“被成功拦截”,一些导弹直接击中了以色列中部和南部地区,造成至少一人死亡,数人受伤。据称,这名死者是巴勒斯坦人,被以军发射的拦截导弹弹片击中而不幸去世。空袭后,内塔尼亚胡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一个安全掩体内举行内阁会议,并发表视频讲话,称伊朗“犯下一个大错误,将付出代价”。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欧盟发声谴责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并警告说,这可能给整个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不久后表态称,当晚,英国军队“在阻止事态进一步升级的努力中发挥了作用”,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bbc了解到,英国战机又一次参与了以色列面对伊朗袭击时的防御行动。今年4月,英国战机曾升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领空击落了多架从伊朗向以色列发射的无人机。空袭发生前不久,当地时间1日凌晨,以色列宣布对黎巴嫩发动“有限”地面进攻。以军行动引起全世界警惕,各国纷纷担忧该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并爆发全面战争。当天,英国外交大臣外交大臣戴维·拉米敦促在黎英国公民乘坐商业航班或英国包机于当地时间2日撤离,并警告说,当前局势已经变得“非常、非常令人担忧”,如果战斗持续,贝鲁特机场可能会关闭。截至上周,据信有4000至6000名英国公民及家属身处黎巴嫩。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评论(88885)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

0/100

《死对头破产后对我以心相许了》

随着大选临近,美国政坛再掀打压中国的立法小高潮。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竞相展示强硬对华手段,尤其是对中国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围剿策略层出不穷。比如,美国商务部9月23日正式宣布,将提议禁止美境内智能网联汽车使用来自中国的关键硬件和软件,并希望在明年1月20日前确定最终规则。而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前的宣布,自9月27日起,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有所上调。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关税将增加至原来的4倍,税率为100%;钢铁和铝制品的关税将提高到25%(现行为0%至7.5%),ev用电池的关税也将上调至25%(现行为7.5%)。 在江苏省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专用框架运输方式出口 资料图/新华社不得不提,在对中国进口产品强加关税一事上,一向理念对立的两党难得“同仇敌忾”。早在5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公告,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根据白宫所发表的有关“拜登总统采取行动保护美国工人和企业免受中国不公平贸易做法的伤害的事实清单”,美国将对来自中国的以下产品加征从25%到100%的关税:截至目前来看,由于美国业界强烈反对,港口起重机等部分商品之后不得不纳入了暂缓实施的措施清单,其他一些则正逐步推进。 媒体报道截图看拜登政府如此“大刀阔斧”,一向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岂能甘拜下风——没有最狠只有更狠。特朗普在接受《时代》周刊专访时表示,如果11月份再次当选,会对中国进一步加征关税。不仅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他还将对价值3万亿美元的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征收至少10%的关税。这比他上次总统任内与中国开打贸易战时的政策更加激进,旨在为削减联邦所得税、转而依靠关税补充财政收入计划铺路。美国政界危机意识空前高涨,似乎有一种事关生死的紧迫感,再不出手、再晚出手,美国就再也无力独霸世界了。为此,美国动员一切力量,打造“小院高墙”。除了自己加征关税,还通过近岸外包、友岸外包供应链,或拉拢或胁迫盟国及所谓意识形态产业链相关国家加入对中国的围堵。比如加拿大。继奉美命扣押孟晚舟之后,加拿大再次步美国后尘,复制美国针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当地时间8月26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加拿大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这些对华关税税率与美国的相当。再比如欧盟。在5月美国白宫宣布新一轮加征关税不久,欧盟委员会于6月12日宣布,欧盟从7月4日起,临时提高了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当然,后来迫于企业和市场压力,又下调了相关税率。可以说,继围剿华为之后,新一轮扼杀中国电动车及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博弈,正在铺开。政客斗狠,民众买单自从特朗普打着所谓公平贸易、平衡中美贸易逆差的旗号挑起中美贸易战至今,美国不断在全世界挥舞制裁大棒,且如同吸毒,越来越上瘾,舞得越来越起劲,看谁不顺眼都想制裁敲打一下。其实,贸易战从来都是双刃剑,不可能只伤及对方而不殃及自身。没错,特朗普的贸易战加上拜登的科技封锁,的确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少困难;然而,特朗普征收的关税大部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被美国企业和百姓消化吸收。正如美国副总统哈里斯9月16日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场竞选集会上所说的,特朗普的进口关税,是对美国人民征收“特朗普税”;而在与特朗普的辩论中,拜登也曾激烈攻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称特朗普加征关税让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支出25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最近的一项分析发现,如果特朗普当选后对所有商品征收10%的关税,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那么处于收入分配中间位置的典型家庭每年的支出将增加约1700美元。而右倾的美国行动论坛所做的一项分析估计,10%的关税可能会给每个美国家庭带来每年高达2350美元的额外成本;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将使美国家庭成本再增加1950美元。不管是25%的关税还是60%的关税,都说明美国市场需要这些产品,否则特朗普及拜登早就脱钩断链了。大话好说,现实是无论特朗普还是拜登,狠话之后,担任美国总统一段时间才会发现,美国对中国产品和资源的依赖度实在太高了,马上脱钩断链,会要了美国的命。没错,脱钩断链对于中国外向型企业而言,日子会有一段时间很难过;但美国市场可能会有一半商品无货,有钱也买不到日用品,日子就没法过。 顾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福斯特城一家超市购物 资料图/新华社“para bellum”“para bellum”是一个拉丁短语,意思是“如果你想要和平,就要为战争做好准备”。美国政客近来常把此名言挂在口头,似乎他们才是无辜的和平爱好者,他们是为了和平而不得已挑起战争。典型的案例,就是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访问德黑兰期间遭到暗杀,为了防止伊朗对以色列报复,美国出动了两个航母战斗群保护以色列。实际上,“para bellum”是为他们打击异己、炫耀武力寻找道德及法理借口;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更看重的是强权战争的红利。可以用强大的实力压垮一切对手——这,才是西方列强们几百年来坚信且屡试不爽的丛林法则。美西方肆无忌惮地搞双标,无所不用其极地打击中国,破坏全球化贸易体系,这使人不禁想起百年前的历史:英国打着平衡中英贸易逆差的旗号,用几艘军舰、几门大炮,没费多大力气就迫使中国敞开国门进口英国的鸦片,割地赔款;食髓知味,联合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进紫禁城,火烧圆明园,迫使满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至此,腐败无能、与主流社会离心离德的清政府给西方发出为保权力,宁割地赔款也不愿打仗的信号。有点能力的国家,谁不愿加入强盗团伙去中国捞抢一把呢?于是,有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于是,后来又有了“七七事变”……惧怕战争的结果,就是兵连祸结。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于9月18号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上直言,称中国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全方位挑战,甚至比冷战时期的挑战更大。“与中国带来的多方面挑战相比,冷战显得微不足道。不仅仅是军事挑战,是全方位的,既在于全球南方,也在技术领域。”两党对华敌视战略空前一致,不论后续谁上台,都可预见中美新一轮贸易战难以避免,战火或还不局限于贸易领域。中国还会让西方印象中的“人傻钱多”的悲剧重演吗?显然不会,从近几年的舆论场来看,“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已逐渐升为社会的共识之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也越来越成为不少人认可的手段——毕竟如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有利可图,无需担心刻骨铭心伤筋动骨的代价,难保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会跟着美国“吃肉喝汤”。当然,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由于美国霸权体系无处不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中国在贸易战中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如何能像对稀有金属出口实行管控这般进行四两拨千斤的反击,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来源|观察者网 底线思维
昨天 01:22:39
晴隆县

《绝色倾天下》 《斗罗之蓝电永存》

  • 《卫宫伊莉雅》

    • 《蜜桃待熟时》

      《键盘侠的霸总老公》
    《大小姐的贴身保镖》
《仙府之缘》
昨天 01:22:39
晴隆县
0/100
查看更多 396 条评论

评论(962)
请遵守

0/100

{{item.userobj.user_name}}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item.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userobj.user_name }}

    {{ item.parents[0].content }}
{{ item.content }}
{{ item.location }}
0/100
查看更多 {{commentstore.commentobj.participation_sum}} 条评论
网站地图